EP31-腫瘤組織切片只有微米厚度的訊息?次世代3D病理組織影像技術的革新

(ft.諾倫科技(Nebulum Technologies)黃元孝 執行長)聽過腫瘤⸢切片檢查⸥這個名詞嗎?傳統的病理切片技術,一次只能看到3~5微米厚度的資訊,可能只獲得整個樣本冰山一角的訊息。現在有3D的病理組織影像技術囉!把整塊組織樣本透明化,再用層光顯微鏡掃描技術,可以看到2公分厚度的切片資訊了。在臨床和實驗室的研究上是不是有什麼幫助呢?
(ft.諾倫科技(Nebulum Technologies)黃元孝 執行長)聽過腫瘤⸢切片檢查⸥這個名詞嗎?傳統的病理切片技術,一次只能看到3~5微米厚度的資訊,可能只獲得整個樣本冰山一角的訊息。現在有3D的病理組織影像技術囉!把整塊組織樣本透明化,再用層光顯微鏡掃描技術,可以看到2公分厚度的切片資訊了。在臨床和實驗室的研究上是不是有什麼幫助呢?
(ft. 康博醫創 吳夢楚 董事長 & 洪灝 營運長)臨床上病人如果受感染要檢測病原,以血液培養而言,可能長達七天。後來科學家從分子足跡去找病原,因而有 PCR 檢測,甚至是這幾年的 NGS 方法,逐漸在技術上突破。即使如此,檢測時間還是需要數天,能再快一點嗎?
(ft. 元錦生物科技 陳信湖 董事長& 國衛院 許佳賢博士& 黃靖軒經理)有聽過微流體晶片嗎?這種晶片竟然是一個塑膠射出的產品,其特徵設計小到微米(μm)的尺寸。來聽聽這個實驗室內創新的細胞篩選技術,它可是單株抗體藥物開發中的一環喔!
(ft. 豬博士動物科技 王耀宏 博士) 台灣苗栗後龍鎮外埔,有一間豬的動物醫院,是王董和豬隻結緣三十年,一手建立,目前是台灣唯一的私人開設的臨床前豬的動物實驗中心,提供學研單位和醫 藥廠商進行臨床前試驗研究。這種大型動物的實驗怎麼做?又為什麼要用豬,不用 其它動物來進行實驗呢?
(ft. 路明思生技 蘇隆畯 執行長& 國衛院 黃靖軒經理)細胞在生物體內怎麼移動?在細胞治療的研究中,需要追蹤細胞在生物體內的走向。聽起來好難,這要怎麼做?此外,學研時期開發的東西能轉成為商品嗎?
(ft. 巧立 質譜儀專業 化學博士 )生物標記是生物體內某種物質的訊號,用來反應是否有特定疾病的可能性,通常是指在生物體體外找到的數據。例如說從尿液、血液中去找數據。那麼,我們怎麼知道某某物質的數據,就代表可能有什麼疾病?這些生物標記當初是怎麼找到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