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54-美國FDA公佈一項呼氣檢測COVID-19的設備以EUA方式授權使用,能取代現在的快篩嗎?
(巧立xYuchin)你做過COVID-19快篩嗎?戳鼻子的感覺很不好?吐口水的方式呢?四月中,美國FDA發出EUA(緊急使用授權使用)給一台用呼氣方式來測COVID-19的設備。也就是說,不用戳鼻子,不用等時間,呼氣就能檢測COVID-19。這麼厲害,到底怎麼一回事?
EP52-路邊行乞,我們要不要給他錢?
(哈利特xYuchin)看到路邊有人乞討,你會給他錢嗎?會不會心生懷疑覺得背後是集團操作,而這些人只是被利用了?還是他們真的需要幫助,你寧願被騙也不希望真的需要幫助的人沒得到幫助呢?好久沒有閒聊了,這集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吧!!
EP51-通路研發製造,打不進甲組,台灣製造(MIT)醫療器材能在乙組得冠軍嗎?
ft.【 洪一平 董事長,苡樂創新平台 創辦人】洪董這樣問我: 『台灣的醫學技術跟美國的醫學技術,你認為哪一個比較先進?』我秒回答:『美國比較先進啊。』想想也是,我嘗試延伸理解,醫療器材是根據醫學技術而來,如果台灣的醫學技術就是沒有美國那麼先進,如何做醫材中登月球上太空的先進產品?沒有醫學技術上的需求,很難有點子和機會去研發全新、從來沒有過的醫材,那麼台灣可以做什麼?洪董的醫材乙組冠軍思維,對平凡的我們而言,或許依舊遙遠,值得思考的是,縱使外在現實因素侷限,我們仍可以好好的定位自己最適合的機會..
EP50-同樣是血氧機,為什麼醫療器材等級就比較貴?為什麼不能讓我們在網路買?
錄製這集的時間是2022年05月07日,在這時間點的前幾天,台灣的COVID-19快篩和血氧機都不好買。無論是實體排隊還是登記排隊..,就是要排隊。新聞開始有報導為什麼不多開放一些通路呢?現在什麼都網購,不出門什麼都能買回家,為什麼醫療器材就不行?這集就是來好好討論一下。到底什麼可以在網路買,什麼不行?為什麼醫療器材等級血氧機就比較貴...到底貴在哪裡?幾百元的消費品血氧機不行嗎?有什麼不同呢?
EP49-這樣能提升台灣的醫材產業?創新和市場需求的迴圈是什麼?你心目中的Iphone 1是..
(ft.湯孝威 博士。久方生技 總經理/苡樂創新平台 執行長)大家都在賣蛋塔,好像很多人買,那我們也來賣蛋塔吧!(誤)市場需求太容易被滿足,技術門檻低,那應該不是我們要做的產品,醫材產品更不能走這條路。話說回來,那麼台灣醫材產業適合做什麼?優勢又在哪裡?如果今天有機會讓你做自己的醫材,你心目中的IPhone,那個市場需求高又不斷創新的象徵,會是什麼呢?...
EP48-生醫人需要賴官方帳號嗎?SEO網路曝光之後呢?如何更有溫度的留住這些人..
(ft.航海王網路行銷總監 張捷熹)生醫人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,如何能在更多人知道我們的網站和理念之後,留住這些人?這一直是生醫人需要耕耘的,也就是和我們的讀者、聽眾或者粉絲間的互動。這部分需要長長久久,需要耐力和毅力,比讓網站曝光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心力。
EP47-我是發明人,請把我列上去!!..原來莫德納還未領回COVID-19疫苗發明專利w(°o°)w
(ft.余宗學 專利師) 專利發明人,到底誰該列上去,誰不該放上去,弄不好可能讓你全盤皆輸!?在生醫領域也不乏這樣的例子。這集余專以莫德納和CRISPR的專利發明人爭議為例,為我們解說專利申請時正確寫上發明人,關係你在全世界的專利申請。這真的是必要常識。這集好動腦,滿滿的知識,需要專利師的專業解析。不論你是專利發明人,正在成為發明人的路上,還是你是專利申請人..這集真的要聽..。
EP46-名噪一時的人造氣管,會是生醫界的神鬼交鋒?勇敢做吹哨人學術生涯卻毀了..
世界知名的醫生教授博士,那又怎樣....?請時時提醒自己,不論面對什麼樣的人事物,是非我們要自有定見。當你太專注於對方的外在和名聲,可能忘記做正確且該做的事。這集在聊生醫學術界神鬼交鋒的故事。世界知名的瑞典學術和醫學殿堂Karolinska Institute(KI),也被蒙蔽了..。一位在世界各地幫患者開刀,號稱開發世界第一個人工氣管的義大利醫生,在患者相繼死亡和衍生一堆併發症後,終於有三位曾經共事過的醫生鼓起勇氣當吹哨人,揭發其內容不實的學術研究,瑞典法院以重傷害罪起訴。然而,為什麼這麼"扯"的事情會發生,KI在過程中沒有責任嗎?
EP45-生技實驗到文字工作,專利師在做什麼?清冠一號專利申請遇到什麼挑戰?
(ft.杜振木 專利師) 你也在念生醫科系嗎?但是你沒有那麼愛做實驗,沒關係,了解自己的個性和專長,適性發展,都能有很好的發揮。來聽聽杜專怎麼走上專利師的工作,唸研究所有幫助嗎?專利師又在做什麼呢?這次新冠肺炎疫情,杜專也參與台灣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草藥-清冠一號的專利申請,來聽聽他分享申請這項專利遇到什麼挑戰!!